一日之计在于,以咖啡唤醒体内的晨光。初夏时节,中浅焙的肯亚AA自然成了首选――浓郁清香撩起嗅觉,丰富果酸同舌尖调情,交缠着唾液入喉,甜感升起,你看人间如许明亮,躁动的暑热被摒在玻璃窗外。
犹记得第一回品尝肯亚,咖啡师向我介绍,是带有“黑莓”感觉的豆子,见我一脸狐疑,他又向我补充,也有人喝到了“乌梅”的味道。我更狐疑了,到底是黑莓还是乌梅?
上网查了这款咖啡的风味描述:除了黑莓、乌梅,还有葡萄、柑橘、青苹果乃至太妃糖、仙楂饼、烤杏仁……林林总总,若是蛋糕品项,足以在冰柜列队了。文学课堂上从事比喻练习时,老师谆谆告诫,不宜同时调度太多词汇形容一个对象,用语愈多愈失焦,那泄漏你对每个词汇都没有信心。
不过,咖啡风味的表现,即便同一豆种同一产地,也会因庄园、生豆处理、焙度、存放时间、冲煮手法而产生变异,肯亚咖啡的风味本身就存在歧路。所以,上头一列类比词汇,相信各有其命中红心的时刻。然而,品尝,毕竟涉及强烈个人主观,即便认同乌梅这个比喻,我的乌梅是否又等同于你的乌梅呢?
关于味道,不妨向阿根廷文学大师波赫士取经,他曾在一场名为“诗之谜”的演讲引用柏克莱主教的话:“苹果的味道其实不在苹果本身――苹果本身无法品尝自己的味道――苹果的味道也不在吃的人嘴巴里头。苹果的味道需要两者之间的联系。”
是啊!品尝何止色、香、味,还有声音和触感――听听他人对于食物的描述,专注于自己唇触杯缘的一瞬。除了视、听、味、触、嗅,更有回忆及想像,那往往涉及潜意识,几乎可以“第六感”名之。当我们六感齐发,试图以言语形容风味,便展开一趟诗的旅程,回到自我的品尝史去寻觅对应之物,借以完成比喻。透过比喻,把“苹果”和品尝者联系起来。
从小到大的饮食经验里,黑莓于我是陌生的(相信不少人同我一样,和黑嘉丽软糖更为熟稔吧),所以拿乌梅来形容肯亚咖啡,当然有意义得多。可我在为店里的咖啡菜单定调风味描述时,择一种水果作类比,却是让黑莓登场了!何故?因黑莓不但披覆异国色彩,还携带诡趣传说――据闻英国人迷信每年九月十五日之后不该采摘黑莓,因恶魔已占据此类果物,在叶片留下印记。黑莓富含奇幻想像,这种感觉更对得上肯亚。
说穿了,一种食物是什么滋味,该如何形容,属文学领域。如是观之,当内人韦玮从刘克襄《十五颗小行星》里摘出“过程仿佛在追探,发掘一颗颗星球的诞生。”用以表彰肯亚咖啡的质地,自是一种合理的任性。她会告诉你,她在那一口肯亚咖啡里喝到东非草原上无际的野性和奔腾的韵律,仿佛一颗颗星球在舌尖上转动,不信,你再用心品尝看看。
来源:联合报 撰稿:林德俊
林德俊,即小熊老师,为熊与猫咖啡书房主人,阿罩雾文学节创办人。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