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死亡之前,人们问,“这一生妳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我的回答可能是,“选择热爱巧克力。”
人的一生难免历经伤害、挫折、出卖、耻笑。快乐是短暂的;平庸是日常的;伤心反而是经常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留住快乐的感受能力,远低于人对悲苦的记忆。
于是太多的文学家以“悲苦”为其创作主题:“让以前的事都过去吧,和以前的世界一刀两断吧”(杜斯妥也夫斯基);“你知道自己再也不能虚掷这个由反覆无常的命运送来的人生,不出五年或者甚至六个月,这一切都会过去。生活是单调的、灰色的,而快乐是珍奇且稀有的;惟死亡是漫长的。”(毛姆)
这些灰色的书写一直是文学的共鸣点,原因是人一定有挫折,公主也避不了;另一个原因,人遗忘痛苦的能力很低,所谓“爱情很短,遗忘很长”。不只文学书写多着墨于悲伤,佛经里告诫人得修炼“生命无常”,“命运的波澜,最终、最曼妙的风景,终究只是内心的从容。”
但说来容易,人依赖什么换取从容?一般的答案是时间,或者顿悟、信仰,但我的答案加了一项,对食物的热爱。
热爱食物的人,往往热爱生命,而且相对快乐。二○一五年初,台湾突然失去了两位美食作家──王宣一与韩良露。她们的骤逝,如摇滚界明星彗星般消逝,众人识或不识,皆揪心哀鸣,比多数文学家的离去,还引人怀念。她们的书写不完全是食物本身,而是阅读者在其篇章句语间,轮转了渴望、与她们经历相同的欢愉、走过类似的回忆。
透过食物的书写,阅读者将作者视为想像旅程中同行的伴侣。夜里读者和作者共饮一杯樱桃酒;白日和她一起漫步欧洲老街古城,追忆一段情事;某个节庆,众人一同享受巧克力制成的吉他蛋糕。
美食的文化书写,因此成了一种新的“文体”,我们再也勿须耽溺于如下的文字:“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村上春树)。如果悲哀已如此难度,何苦一次又一次地把它保留下来,成为文字,存在“记忆的冰箱”。
从商但一直没有忘记书写的企业家张安平,近日在一本关于食物的书写中告诉我们,曾有个嘉年华的狂欢宴“肥胖星期二”(Fat Tuesday)——他忘了向胖子们交代,这个光荣的节日怎么该死地消失了。而代表嘉年华的两个原文Mardi Gras与Carnival,前者即是Fat Tuesday的法文,后者源自希腊文,原意即为“再见我的肉”。一个要肥,一个从此和肥佬道别。肥与不肥(Too Fat or Not Too Fat),两者的辩证主导了多数人的一生。
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与痴迷,不断地改变历史,它是文明演进最大的驱动力。英国失去了美国殖民地,重点不在茶党抗税,而是独立战争期间,英军无法即时横跨大西洋有效地运补粮食,才让美国混混大兵华盛顿等人成功。
而中国现在倡导的“重回丝路”(一带一路),历史上运的主要并非丝织品,而是罗马人渴望的香料。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罗马因为香料,每年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一亿罗马币,约今日十吨黄金的价值(约二二一兆台币)。西元六四一年,穆斯林光荣时代崛起,因为穆斯林占领了埃及香料贸易港口亚历山卓城,从此成为最大的香料中盘商,而和他们接头的欧洲经销商“威尼斯人”,也因此致富。
一切源自那产于印度、中国、甚至西伯利亚,让人不可抗拒的香料。味蕾是密码,是战争、是版图、是历史,更是一群人的欢愉。
香料之外,另一个上场的“诱惑味蕾”是酒。
五万年前,地球的板块已撞击成今日我们大致知道的地形,某些生物永久灭绝了,而某些事情正在悄然展开。有种动物叫“人类”,自非洲往外迁徙。大约六千年前左右,美索不达米亚人以长芦苇杆,自陶罐中吸取啤酒(感觉颇有禅意)。
啤酒在所有酒类中意外地被发现,从此人找到了“心旌摇荡”的秘诀。许多古文明消失了,许多历史被刻意抹去了,可是没有人会丢了那迷人“酵母菌”的秘密。
它一开始即以“天堂极品”(The Heavenly)、好之再好(The Bentiful and Good)的称呼登场。六千年来酒类凡几,论风味、算年份、拚酿制技术,人类在味蕾上的创新,根本不需要分市场或共产、帝制或民主、宗教或非宗教。凡人,皆如此!皆是酒下的服从者。
至于我的终生爱人巧先生“巧克力”,由于它与我之间的情缘太深,必须在此特别补充。
巧克力的发现上溯马雅文化,全面发展于西班牙巴洛克时代。当时一场西班牙公主盛宴上,“端上来的巧克力,每一个瓷杯皆镶饰黄金,有冰的巧克力,有热的巧克力,另一种加上了牛奶和蛋。配着小饼干、小面包,一起尝食,当然也有人习惯性的加入胡椒及香料。”
十七世纪,制作味道良好的巧克力,尚是一项高度机密。托斯卡尼大公爵科西莫三世一生握有数种香草巧克力配方的秘密,他自西班牙带回相关的配方后,拒绝告诉任何人。
他家中的盛宴提供充满香气的巧克力,如紫罗兰花、茉莉花、甚至产于喜马拉雅山的麝香。当时佛罗伦斯的朋友形容其香料巧克力,只要一公克,即可使几百万平方呎的空气,满布香味。
大公爵这一生必然是幸福的。他拥有幸福的配方,依心情喜好更换其味道,不需要村上春树这些叨叨絮絮的悲凉语句。他死前先尝饮了一杯“伟大的巧克力”,然后嘴角上扬,欣然中,断了气。
好在大公爵生前虽独揽、死后尚大方,遗嘱中把秘方给了博物学家瓦利内里。从此巧克力征服佛罗伦斯,关于巧克力的各种颂赞咏叹调,也开始流传于地中海。
我的巧克力爱“人”不只关乎贪食,还有着高度的医学理论基础。史塔普博士虽然只活了四十年,但他被称为“巧克力艺术大师”,也因巧克力在英国精神医疗史上拥有一席之地。史塔普颂赞巧克力可以治疗“突发性的歇斯底里、忧郁症、情欲挫折、严重发麻的现象等”,他的论文使巧克力在伦敦城内长期奇货可居。巧克力是爱情、是催情、也是治疗情伤、忧郁、歇斯底里、挫折的最佳良方。
记忆所及,我和巧克力的渊源来自与“陌生”母亲的邂逅。当时台湾洋货奇货可居,妈妈有位好朋友在中山北路美军顾问团上班。母亲的好友总是为她购买M&M巧克力,寄给台中未谋面的女儿。
每回打开包裹,巧克力五颜六色,含嘴中,温润如阳光、暖暖细细,兴奋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母亲不在身边,她的巧克力就是我最完美的母爱。
从小被外婆养大的我,口头禅即是“我的妈妈是巧克力,我的爸爸是可口可乐”,“他们不像其他的父母会唠叨、打骂小孩,他们永远只给我爱和信心”。长大后进入复杂的成人世界,很长一段时间帮我度过痛苦、伤心的方法,即是每晚入睡前吃一片巧克力。太气了就愈吃愈多,一晚吃掉一整盒,气罢了,睡觉!明天朝阳升起又是新的一天。
其实我们人生中,所有的故事都只是时间中的一个停顿,一切意义只在发生的那个当下。但人的记忆、自尊心、怨怒……把它拉长了。
在世间找一个你钟爱的食物,追寻它的历史,跟着它的足迹去旅行,了解它、深情地爱着它。味蕾的世界只有肥与不肥的抉择,没有背叛、虚假,它是历史、它是家族记忆、它是爱的代号、它是朋友、它是永远最好的伴侣,而且可以陪妳到死。
搁下无病呻吟的短句,享受当下的食物嘉年华。
今夜我将再度拥抱巧克力。古典食法:液体、热食、暖烘烘、置镶金麦森瓷碗杯。我不是公主,但今夜我也是公主。(完)
消息源:台湾《天下》杂志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