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雀巢的速溶咖啡就是你人生的第一杯咖啡。可是,极少有人问,速溶咖啡真的能喝吗?
很长时间以来,在国人眼里,雀巢与咖啡的关联要比与其发家主业--婴儿营养麦片粥--更为清晰,虽然前者要比后者晚了七十二年才诞生。
实际上,雀巢并非速溶咖啡的创造者,早在1890年,新西兰人David Strang发明了速溶咖啡并登记专利,1901年由一位在芝加哥工作的日本科学家Kato Satori做了改良。此后,一位与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同名的美国人发明了大规模生产速溶咖啡的技术,并在1910年将其推向市场。
为了应对咖啡豆过剩问题,巴西政府与雀巢公司在1938年发展出了更先进的喷雾干燥法用于速溶咖啡制造。具体做法是用热的蒸汽使咖啡豆中的水分蒸发,留下干燥的咖啡提取物。速溶咖啡能够很快的溶化在热水中,而且在储运过程中占用的空间和体积更小,更耐储存,因此在大众市场广受欢迎。
但是由于在工业化的生产中,往往会使用较为劣质的咖啡豆,而且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留有其他的有害残留物,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为传统咖啡业所认可。
速溶咖啡的原料主要采用罗布斯塔豆,这个品种的咖啡豆咖啡因含量更高,导致其抗虫性强,产量更大,同时也意味着价值更低。并且,只有病变、破碎、畸形的被淘汰的豆子才用来生产速溶咖啡。
另外,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咖啡豆的烘培程度往往不够,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无法完全把香味发挥出来。后期在高温蒸汽萃取的过程中,咖啡中的香味物质大多又被消失殆尽,多数厂商在萃取、浓缩或干燥过程中加入香精以弥补散失的香气。
你可以理解成,速溶咖啡约等于人工提取的苦味香料,天然咖啡豆的营养基本都被破坏了,也没有自然的香气和香醇的口感。
在云南生产速溶咖啡的某厂商代表曾就国内速溶咖啡现状对kaweh.net发表看法,他认为,仅仅使用劣质豆还算可以“忍受”,根本不使用咖啡豆,用其它植物粉末替代,并添加化学精料,其龌龊程度堪比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他指出,这种情况在速溶咖啡产业非常普遍。从他向kaweh.net展示的一份价格清单来看,规格为14g的用真咖啡豆生产的速溶咖啡批发价仅为9分钱一包,如果用其它材料代替,成本更为低廉。
对于需要一杯好咖啡的咖啡爱好者来说,速溶咖啡就是“垃圾食品”,但更垃圾的是所谓的“咖啡伴侣”,也包括各种“三合一”速溶咖啡,只是将速溶咖啡、糖与咖啡伴侣混装而已。
查看雀巢的咖啡伴侣配料表可发现,其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玉米糖浆、酪蛋白、香料、食用色素等,作用是增加食物中的奶味,代替纯奶制品从而降低成本。
氢化植物油的本意是减少植物油的不饱和度,使其能够保持固形利于生产加工,但因为生产中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导致没有氢化的植物油有很大一部分由天然的顺式结构转为反式结构而变成了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非常恐怖,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易使胎儿和儿童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2、诱发心血管疾病,它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3、易造成脂肪的堆积,导致肥胖。
4、它会诱导原癌基因的表达,导致癌症的发生。
这其中,尤其对心血管的危害非常大,摄入反式脂肪酸的人群患冠心病等心脏疾病或者肥胖的几率要大大超出普通人群。
值得质疑的是,这些危害恰好与咖啡研究者多年来的研究结论相悖,研究者发现,咖啡尽管不是万能,但至少在降低直肠癌患病风险、护肝减肥等多个方面有优异表现,如果这些研究人员没有说谎的话,速溶咖啡恰恰起到了完全相反的破坏作用。
也有一些商家精明地避开“反式脂肪酸”而用其他成分标明,不过,但凡配料表中出现如:氢化植物油(包括氢化棕榈油等)、精炼植物油(包括精炼棕榈油等)、起酥油、精炼起酥油、代可可脂、植物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等字样的都是含有反式脂肪酸无疑。
来自马来西亚的白咖啡,实际上,也与速溶同类。其代表品牌有“旧街场”、“益昌老街”、“怡保”等。另外越南“G7咖啡”,在淘宝上的销量也非常可观。
据马来西亚怡保市居民的传说,19世纪,一位来自中国吴姓的锡矿工研制出这款咖啡。用少量的植物黄油和糖煎炒出的咖啡豆比其他方法煎炒出的颜色浅一些,因此被称作白咖啡。
为什么要用植物油和糖炒咖啡豆?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地区传统种植的咖啡豆为 Robusta种,与Arabica种相比,苦味和酸涩味更重,咖啡因含量要高出一倍,直接饮用口感不佳,长期以来都是作为与Arabica的拼配豆存在,价格也比较低。为了改良口感,才想到用低廉的人造黄油和糖来炒制。
使用人造黄油高温反覆炒制,其实际效果与氢化植物油无异,再加上糖,可以说白咖啡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原始工艺的“三合一咖啡”。
实际上,如果你想随时随地喝上一杯咖啡,挂耳包可以满足你的基本需求,至少,它是一杯不加任何添加剂的真咖啡。
编辑:kaweh.net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