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笔下的法国巴黎,是一个总能在街头巷弄寻得一处咖啡馆的巴黎;是一个晚上有着喝不完的咖啡杯的巴黎。想像的巴黎,似乎只要漫步于街上,就总能在空气中闻得浓浓的咖啡香。这种想像并非只存在于徐志摩笔下,当代东亚城市中,最会“想像巴黎”的,莫过于首尔。
台湾7-ELEVEN广告标语“整个城市,就是我的咖啡馆”用来形容深入台湾各个角落的便利商店就像咖啡馆提供现做咖啡。同样的标语倘若放在首尔或许更是贴切,甚至可以进一步说:首尔的咖啡文化,或许早已超越了“想像的巴黎”。
首尔如何想像巴黎、想像法国文化?从城市地景及都市文化切入观察,是一个容易进入的参照点。
漫步在首尔街头,几乎可以轻易地在每一个街区发现好几间咖啡馆,咖啡馆的密度很高,在首尔生活,去咖啡馆几乎就和台湾人去便利商店一样容易、一样频繁,而这些咖啡馆一致的带着强烈的西方现代性伫立于城市中,很大一部分的咖啡馆甚至以“法文”为店名,试图与法国意象连结,其他还有为数不少的面包店及餐馆,结合其他符号意象,如法国国旗、配色(蓝、白、红)、艾菲尔铁塔等具体形象呈现于地景上。其中,最极端的例子,是位于首尔近郊的小法国村“쁘띠프랑스”,该区是以法国童话小说《小王子》为背景打造出的童话村落。然而,无论是咖啡馆、面包店或者小法国村,首尔想像的巴黎停留在“文化符码”层次,从咖啡、建筑设计及装饰与巴黎、法国连结。
城市地景之外,我们还可以观察首尔如何与地景中充满“法国性”的符号互动,进一步理解这座城市的都市文化。
首尔的空气没有徐志摩笔下描写巴黎的浪漫随处飘着咖啡香,这也许只是文学作品笔下的浪漫。然而,首尔街头巷弄四处可见各种型态的“广义的咖啡馆”大概不比巴黎少。为什么首尔需要这么多咖啡馆?咖啡馆这样的空间具有什么特殊意义,如何和当地人互动?首尔想像的巴黎,也就是说城市中的异国性(exotic)如何在城市作用?
咖啡文化根植首尔,喝咖啡几乎是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比邻社区的咖啡馆,韩国面包店、糕饼店往往也以结合咖啡馆的形式出现,贩售咖啡之余,店面提供座位供消费者使用。
从咖啡文化到地景的再现,都不难发现首尔对法国文化及西方现代性、优质生活的崇尚。
“咖啡空间”除了是韩国人享受点心的休闲空间,更深层的意义,是咖啡馆之于社区邻里间的社会功能。在首尔《社区共同体事业》计划中,咖啡馆是举办社区讲座与庆典等各种活动的社区交流空间,这种以社区咖啡馆为中心的社区营造计划,为现代城市中普遍的人际互动疏离寻得新的出口,改善了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
比较台韩两地的咖啡文化事实上有很大的差异。在台湾,便利商店咖啡是“平民咖啡”及“外带咖啡”;咖啡馆相对昂贵,其空间可以是提供朋友聚会的功能空间、也是自由业者的工作/休闲空间。普遍来说,“上咖啡馆”是相对高消费的行为,并不是平民生活的一部分,而是排除特定社会阶级的消费空间。咖啡馆也不像在首尔一样,具有凝聚社区意识的功能。
当咖啡空间进入平民生活文化后,连带地影响韩国餐饮业。除了前述提及的面包店(如Paris Baguette及Tous Les Jours)之外,韩国在地甜品店(类似台湾剉冰店)也成为另类咖啡空间,贩售冰品同时也需要提供让消费者能够久坐的空间,并且这类空间多半如咖啡馆般也提供电源插座使用。也因为这类空间对韩国人的重要性,台湾手摇杯业者贡茶(gong-cha)、歇脚亭(share tea)在进入韩国时,也转换在台湾“带着走”(take-away style)的特性,店面均实验地模仿咖啡空间提供内用座位,形成台韩法文化混种(hybridity)的有趣现象。
台湾和韩国的发展历程有许多可以相互参照之处,在亚洲各国经济快速成长下,近年台韩两地均发展出不同于80、90年代因生产成本、劳动成本压力推动的劳力密集产业转移现象,当代台韩两地的三级产业都因为他国消费力提升,主动的转移产业至他国(尤其以饮食为多)的现象。这与上一个时代的产业转移(Industrial Transfer)有所差别,过去的转移是“去文化”(deculturalization)的,仅关注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然而,正如同台湾手摇杯转移至韩国的例子,当代产业转移背后有更深层的文化转移(cultural transfer)过程,这当中需要面对的是产业在转移前/后,母国及他国的文化脉络,进而产生哪些文化特性可以被转移?转移过程文化如何转化/需要转化吗?以及转移后如何与在地文化作用等复杂问题,或许是台韩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作者:王策纬,台大地理所硕士生,研究兴趣为文化研究。此次出国考察的研究计划主题为产业跨境的文化转移。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