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独立咖啡店面对租金上涨、脱欧影响和连锁式集团竞争,生存愈来愈难。另一方面,独立咖啡店被指愈来愈相似,仅提供另外一套大同小异、商业化货品与服务,失去了原有特质、创意欠奉。顾客忧虑选择减少,并失去在咖啡室悠闲过日子的时光。但独立咖啡店还是努力地在伦敦找到市场的一席位。
试想像一下,你的办公室内有一位长驻的咖啡师,只要你需要,他就为你做一杯Latte、Flat White,不用再喝那种即冲咖啡,这会令你更有干劲工作吗?
Timberyard 咖啡店看准市场,融合咖啡厅与办公室,让小型企业、自由业者能够租用地底的办公室。
内里有打印机、投影机、文具、会议室等,如同一般的办公室,特别之处是有一个咖啡师在现场,随时都可以喝到实时调制的咖啡。
创办人之一的Ruth表示,单靠卖咖啡,咖啡店未必能够赚取足够的营利,在闹市之中存活下来。
她透露因为地主迫迁,其中一间分店要结束营业,它们改为寻找小店,主打外带咖啡的市场。
对于有评论认为,独立咖啡室愈来愈相似,Ruth如其他咖啡店店主一样,卖花赞花香,称自己的咖啡店最特别。
要脱颖而出,其中一个宣传方法就是靠Instagram建立口碑。
她表示咖啡店的产品、装修,也是刻意地设计成Instagram-able,务求客人随时随地可以拍照上载。
“然后我们就用他们的照片宣传,可谓互惠互利。”
曾旅居英国的法国美食部落格主Lucia对记者说,她也是Instagram的粉丝,经常在Instagram寻找有趣的咖啡店。
她说在Instagram分享照片时会有一种满足感,而咖啡店也可以和客人在网上互动,并以客人的照片作宣传。
但Lucia认同,独立咖啡店渐趋倒模化。
装修方面大多倾向采用北欧风格,木制桌椅、吊灯,摆设简约。而货品、服务也没有大分别。
有行内人士称,因为有咖啡店找到一个赚钱的商业模式,其他人便跟随,结果同类的咖啡店成行成市。
这种风格本是文青最爱,却迈向主流,对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文青来说,可能失去了原本的光彩。
但Lucia说:“如果Latte的图案做得有趣,我还是会去朝圣,因为这是美食部落格的工作。”
独立咖啡店本来存在的意义,是提供一些多元化的选择。但因为土地问题,独立咖啡店的经营模式,甚至渐渐跟从连锁式集团的方式。
例如Lundenwic咖啡店,位处闹市位置,中午时分大排长龙,他们都要快速地制作咖啡,讲求效率。
咖啡厅原本是让人休息的地方,但事实上,店主Dominic承认地方狭窄,不期望客人留在这儿超过90分钟。
而有一些小型咖啡店更为了阻止客人长时间停留,索性把Wifi关掉。
以前独立咖啡店,重视店员与客人之间的交流,但现在大家来去匆匆,这些咖啡店已不太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Dominic表示人工、租金、连锁咖啡店的竞争,都令伦敦的独立咖啡店生存困难。这间咖啡店刻意躲开连锁咖啡店,避免竞争。
他说伦敦的咖啡店,流转率很高,如果两年后回来,喜欢的咖啡店可能已经倒闭或搬家了。
“只有靠口碑和咖啡质素去建立客群。 ”Dominic说。
来自澳洲、现居英国的咖啡店常客Sophia直言伦敦市中心的咖啡店“完全不是休息、社交的地方”。
她对市中心咖啡店感到失望。
“连锁咖啡店太多,选择愈来愈少,要不就得跟学生一起挤在学生咖啡店,要不走到很远、才有一家正常的店。”
偶尔她会与朋友刻意到远一点,去寻找悠闲、特别的咖啡店。
这也许是城市人的悲哀。
来源:BBC中文网 撰稿:林祖伟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