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咖啡相关赛事可以说风靡全球,台湾也不例外。究竟目前有多少种咖啡赛事呢?大概连我都记不住了。每举办一个竞赛,就会随之产生一个冠军,当然,还有很多的决赛选手和评审,常常有人开玩笑说这情况已经跟满街都是硕博士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我还是觉得各项赛事的选手以及评审皆有其价值,但是究竟这些头衔代表了什么,就必须先从了解赛事的内容开始。
评审与选手之间的关系
虽然选手的成绩是由评审所判定,因而造成不少人直观的认为评审比选手还强;然而评审与选手两种身份所需要具备的专业是截然不同的。
评审需要的是依照赛事的规则规章,在时间内针对选手在赛事中的表现给予相对应的分数;而选手则是在赛事期间尽可能端出最好的表现。两个角色其实都需要很多的练习才能做得好,一个好的舞台是需要由好的选手以及好的评审一同架构的,缺一不可。
比赛项目
咖啡产业最常见的几种比赛项目包括:生豆评鉴、烘焙、各种冲煮方式、拉花艺术。然而每一个项目所要评鉴的内容都不同,并非每一个赛事的冠军都是全能的。就好比种植者与厨师都是完成餐点的其中一环,但是我们不会将好的种植者与好的厨师划上等号。
比赛规格
当比赛的规格越高,赛事走向就越偏向比较品质与竞技;当规格越低,赛事走向则偏向轻松的交流切磋。
比赛规格可以从三个细节去评断,第一是评分的方式,第二是评审的组成,第三则是选手的组成。
一、评分的方式
赛事若有拟定详细的评分表格,评审需要在评分表上填写分数并对此评分表负责,那么赛事的客观性与严谨度就会相对较高;如果评分表过于简单,甚至仅由评审自由心证给予分数或匿名投票,那么就有很多的模糊地带。
二、评审的组成
当评审需要具备一定经历,并经过受训、考核才能获得评审资格,那么赛事相对严谨。反之若评审为邀请制,甚至是所谓厂商杯比赛(评审皆与主办单位有商业上的利益关系),那么赛事的主观色彩就很高。
三、选手的组成
选手方面,国家赛事较没有争议,但国际赛事就很复杂了。许多国际赛皆称自己为世界赛,然而选手若需要先行经过会员国赛事甄选,取得冠军后才获得代表权,那么比赛规格当然就高上许多;反之部分国际赛并没有选拔选手的机制,而是采用报名即可参赛的方式,性质就又有所不同了。
而参赛国数量与选手数量也是重点之一,许多新兴赛事或是小范围的区域性赛事,往往参赛选手(国)数量都低于十,跟大众想像中的世界赛有不小的落差。
而顶尖的咖啡赛事,总是带有一些共通的特色。比如说世界咖啡师大赛(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 WBC),一直以来就被视为咖啡赛事中的最高殿堂,有接触运动的人总会以咖啡界中的奥运来称呼,而喜欢赛车的人则称之为咖啡界中的F1赛车。
WBC虽名为咖啡师大赛,然而在竞赛中所要比的,其实是从生豆种植处理、烘焙的设定、周边器材的选择、冲煮手法、选手的展演与服务技巧,所有环节最高规格的整合。
也因为赛事内容如此多元,无论你只是一位咖啡爱好者,或是咖啡产业链中的一员,都可以在赛事中找到感兴趣的点。而赛事吸引到这么多的观众,当然也就吸引大量赞助商的投入,比赛的规模与参与其中的选手及评审也就逐年增多。
如今,要成为WBC的评审,需要先从事两年的会员国赛事评审,才有资格参与国际评审的资格考试。
而且即使通过考试,每一次的WBC之前都必须通过赛前评审营的考核与校正,才能真正上场评比。
而这样严谨且受瞩目的赛事平台,参赛国无不投尽资源想争夺冠军头衔;WBC每年约有60位各国代表选手参加,这些冠军在国家赛事中都是由数十到数百位选手中选拔出的。
也就是说,每一年的世界咖啡师冠军可以说是由数千位选手中脱颖而出,冠军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来源:时尚芭莎 作者:吴则霖
吴则霖(Berg Wu),2016 年咖啡大师世界赛冠军;2011 年起经营 The Lobby of Simple Kaffa兴波咖啡。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