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一杯咖啡就能泄漏你是谁。手持星巴克咖啡很潮吗?没喝过蓝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才叫落伍。
你吃什么,透露你是什么样的人。“人如其食”,这句谚语不仅表示人们吃下肚的食物将影响其身体状态,也含有社会学的意义:一个人对食物的偏好,展现了他的品味,也因此标示了他在社会上的位置。
社会学家对于品味的研究,最为知名者莫过于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其1984年的著作《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以法国民众为研究对象,探讨品味与社会阶级的关系,以及审美偏好如何强化、再制阶级不平等。他认为,所谓“好品味”不是随机的概念,而是宰制阶级正当化其品味的手段;非出生于高社经地位群体者,就无法发展出这样的好品味,因为他们欠缺鉴赏好品味事物所需求的文化资本。
沿用布迪厄的脉络,Peter Naccarato及Kathleen Lebesco则创设“美食资本”(culinary capital)一词,借以理解为何某些饮食或饮食相关实践会授与地位及权力给懂得享受那些饮食的人,譬如吃有机、在地的人会得到美食资本;非常懂红酒的人会得到另一种美食资本。美食资本指涉某种符合社会规范的饮食,可能是菁英式的告诫(例如麦可·波伦呼吁大家多吃蔬菜);也可能是比较杂食性的、开放的态度,愈能接受多样化饮食的人,就愈能获得美食资本。
关于饮食品味的杂食性(omnivorousness),Josee Johnston与Shyon Baumann在《Foodies》一书中有更详细的说明。依据文化社会学,杂食性代表远离势利(snobbery)而趋近折衷,高级的文化类型如歌剧不再那么有效地彰显社会地位,若欲达到高社会地位,必须小心选择横跨文化阶层的各种文化类型,套用到饮食品味的分析,在杂食性时代,好品味者不能只懂高级餐饮,也要熟悉街头小吃。
杂食性的论述,也符合Johnston与Baumann对于美食爱好者的基本设定-民主(democrac)与区隔(distinction)的对峙关系。一方面,高社会地位不再只能用传统高级消费来达成,代表更具有包容性、多元性的文化思潮;另一方面,社会认可的杂食性消费仍然需求一定的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阶级仍然存在,只是用更隐晦的方式呈现;好品味也有一定的指标,只是这些指标得以用更民主的方式形成。
那么,什么样的食物会被美食爱好者认可,而能展现好品味?星巴克咖啡恐怕已经不在其中了。
来源:联合新闻网 作者:高琹雯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